小动作会“出卖性格?行为心理学解析常见习惯背后的心理学含义

时间:2020-11-26 相关资料下载
| 内容整理自网络,侵删


你为什么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关节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你为什么一直无意间在抖腿?在和人交谈中你为什么喜欢两手交叉?......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有大大小小的习惯,看起来无意,其实都透露着我们的性格。而通过研究这些行为来了解人的心理,就是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的流派之一。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诞生的意义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缺陷而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

行为心理学一反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意识”的研究方向,主张研究能够直接反应人意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特征,即对人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因而影响深刻。



我们都想自己形成良好习惯,也教育小孩子要养成好习惯。身体应对陌生的刺激,往往会产生动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动作会变得有规律,但这种规律并不是顺从刺激。例如一个婴儿在睡眠时会避开光线的刺激,而一个有行动能力的人会想办法遮住光线,屏蔽外界刺激,也就是个体从不良刺激中摆脱出来。这一过程会促使人形成习惯。

又例如婴儿试图打开箱子,取出里面的糖果,在多次推拉,摔打,敲打等等方法后,在较长时间后终于打开箱子。而在第二次,第三次的尝试中就会缩短时间,最后到第十次时已经掌握打开箱子的正确方法。成功的动作被保留,其他多余的动作被丢弃。

那么,习惯都被哪些因素影响呢?

◼ 年龄的影响

通过老鼠学习迷宫实验,分析年龄大小与成绩的关系。在学习迷宫时,年龄大小和尝试的次数之间没有什么差异,但年轻老鼠更善于奔跑,而大龄老鼠不愿意跑动,结果导致年龄小的老鼠早早通过迷宫。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通过研究,进入30岁以后,大多数人就不再学习了。但也有例外,也有很多在30岁以后主动或被动的学习者。



◼ 练习的分配

如果练习的总次数一定,那么每次练习间隔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而总时间一定,密集的练习效果也很惊人。

当习惯逐渐形成,触角、听觉、视角对刺激的反应越来越微弱,肌肉进入到自动化反应。

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好,拖延症、焦虑症、手机依赖症,这些坏习惯严重侵蚀我们宝贵的时间,阻碍一个人的成长。想要培养好习惯,解决方案基本上都是反复灌鸡汤,坚持坚持再坚持!而行为心理学直接从条件反射的角度用实验的方法就找到了形成习惯的路径。

我们没有形成好习惯,就像做一道复杂的题目,一定是哪一个步骤或环节没有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复杂的习惯无法形成。


◼ 在形成好习惯,开始阶段必然是烧脑的行为

大脑指挥意识和肌肉做相应的动作。这些动作会消耗我们大量积攒的ATP,还要和原来的旧习惯做抗争。如果不让身体达到自动化反应,全凭口号和荔枝文的鸡血很难持续,也不可能短时间一次形成若干个好习惯。高期望往往会打击好习惯的养成。

具体来说,写作的习惯比看书、运动、早起的习惯更难。写作消耗的资源储备更多,条件反射更复杂,所以进步的速度也更慢。一般的习惯用天做单位,而写作可能得用十年为一个单位。


在约翰•华生所写的《行为心理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赋吗?

人们普遍认为,天才的产生是因为遗传的缘故,同样,一些社会上的犯罪者也是。人们也会普遍认为龙生龙,凤生风,那些在社会上享有盛名的、满腹才华的人所生出来也是和他们一样的人。于是,他们就会说:“一个家里的男孩儿是什么样,只要看看他的父亲就可以知道。一个家里的女儿是什么样,只要看看她的母亲就可以知道。”

诚然,社会上的诸多家庭中,儿子的性情受父亲影响,女儿的性情受母亲影响的家庭的确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但行为心理学家并不认为这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因为我们同样见到有些人能够超越他们的父母辈,不单单是在成就上,还有性情上的。造成人们这种普遍观念的原因,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直接受家庭环境影响的,他们接触到的生活圈和人际关系都有限。因为接受刺激的局限性,很多人的性情只能被固守的环境影响,所以他们呈现出的行为反应也往往带着狭隘、固守、偏执的特征。



现实社会中,在一个多儿或多女的家庭里,你几乎很少看到子女的性情、天赋是一样的。这也正印证了行为心理学的观点,即人的天赋、才能的遗传问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受制于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而这些生长环境和对人际关系处理的影响,也慢慢形成了人的习惯。而从这些习惯中我们就能窥探到人的心理。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也对行为心理学产生兴趣了?那就赶紧加入工业心理与用户体验训练营,共同探讨关于心理学那些神奇的事!

工业心理与用户体验训练营,内容涵盖现代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理解用户需求、用户心理与行为分析、用户体验设计和评估、产生产品原型、影响用户行为等,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用户心理和产品体验的交互影响,并进一步了解产品原型的产生过程。

最后,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多阶段用户体验项目学术报告,采用访谈、检查方法和用户测试,以及构思、设计和原型方法,从头开始设计产品,从而获得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用户心理研究和体验设计的经验,为未来的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资料下载
暂无资料
热门推荐 /Popular recommendation
返回顶部